为进一步发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在培训研修、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政策咨询等方面的优势,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心于2024年6月通过以书代刊方式创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辑刊,刊物常年面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征稿。现将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一、刊物简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和长江文库数据库全文收录辑刊,是全国高校辅导员成长发展“求真论坛”会刊,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共湖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共同指导建设,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发行。
辑刊秉承“围绕中心工作、服务队伍发展”的理念,坚持“使命办刊、特色办刊”,特邀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家学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最美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担任刊物顾问及编委会成员,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实施、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任务、重大工程与重要项目落实、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深入推动学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创新,通过刊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工作简报、典型案例、育人故事、人物访谈、评论视点等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学术交流、经验借鉴与协同创新,着力打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学术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创新共同体,力争将辑刊办成具有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实践效度和引领力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示范性刊物。
二、征稿对象
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党政干部为主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三、刊物栏目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辑刊第3辑目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辑刊设置“理论前沿、热点聚焦、思想引领、党建研究、校园文化、心理教育、数智思政、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学生事务、‘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简报、典型案例、育人故事、人物访谈、评论视点”等栏目,既刊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研究的理论文章,也刊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成果。
理论前沿:主要刊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前沿理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成果。
热点聚焦:主要刊发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热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难点等方面学术理论成果。
思想引领:主要刊发青年学生思想研究、理想信念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方面学术理论成果。
党建研究:主要刊发党史学习、党纪教育、党建体制机制建设、党员培训培养、特色主题党日、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建设等方面学术理论成果。
校园文化:主要刊发高校团学组织建设、文化活动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志愿服务实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等方面学术理论成果。
心理教育:主要刊发高校心理课程教育、活动开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预警防范、危机干预、应急处置等方面学术理论成果。
数智思政:主要刊发高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可视化、智慧化发展等方面学术理论成果。
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主要刊发高校在学生生涯规划、学业辅导、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学术理论成果。
学生事务:主要刊发高校在学生精准资助、管理流程再造、服务品质提升、考风考纪教育与矫正教育等方面学术理论成果。
“一站式”学生社区:主要刊发高校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党建引领、教育服务、文化建设、文明社区创建等方面学术理论成果。
工作简报:主要刊发高校组织、宣传、学工、就业、团委、保卫等职能部门及基层培养单位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方面所形成的新理念、新举措、新路径、新模式。
典型案例:主要刊发各高校获批建设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相关重大项目、基地、中心、工作室、示范单位、试点单位、创建单位、优秀团队等方面典型案例。
育人故事:主要刊发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就业指导教师及高校组织、宣传、学工、就业、团委、保卫等部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育人故事。
人物访谈:主要刊发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十佳标兵”等典型人物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相关重大项目、重要基地入选者的访谈记录。
评论视点:主要刊发高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高校组织、宣传、学工、就业、团委、保卫等部门管理干部,基层学院分党委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群体,聚焦解决一线思想政治工作痛点、难点、堵点所撰写的评论文章。
四、来稿要求
(一)字数要求
论文稿件字数一般在6000-8000字左右;工作简报、典型案例、育人故事、人物访谈、评论视点等稿件字数一般在4000-5000字左右。
(二)稿件要求
1.学术论文稿件要求
(1)学术论文来稿应具备以下要素
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4个)、正文、参考文献(尾注)等,还需提供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等)和基金项目(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批准号:SZL001),作者简介和基金项目均在文章首页以脚注形式呈现。正文后请附作者单位、姓名、联系方式、邮寄地址及邮编,方便邮寄刊物。
(2)引文注释一律采用尾注,注释格式示例如下:
著作:(序号)作者.书名[文献类型标志].版本项.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例:[1]郭方中,郭毅可.论复杂[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专著可以不注页码)
译著:(序号)作者(国别不用标注).书名[文献类型标志].版本项.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例:[2]布克哈特(外国作者不标国别,只标注姓,如果同姓,则要求既标名又标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期刊:(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出版年(期号):页码或出版年,卷(期):页码.
例:[3]李小山.当代中国画之我见[J].画刊, 2012 (12):50-51.
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页码.
例:[4]叶沉.演剧运动的检讨[M]//季玢.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经典.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220.
报纸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报纸名,出版日期(一定要标注第几版).
例:[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物题名:(发布日期,用圆括号)[引用日期,用方括号].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6]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北京青年报,(2000-04-12)[2005-07-12].http://www.bjyouth.com.cn/20000412/GB/4216%5ED0412B1401.htm.
外文著作:(序号)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名用缩写,字母全大写,缩写名后不用下圆点).书名(除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外,其余单词首字母均小写)[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可以不标页码).
例:[7]HARVEY S A, HUNTER D. G.The Oxford Handbook of Early Christian Studies[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外文期刊:(序号)作者.题名(除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外,其余单词首字母均小写)[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
例:[8]BAROLSKY P. Vasari and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J]. Word & Image,1999,15(3):61-66.
(3)字号字体行间距
标题:三号、宋体、加粗,段前段后各0.5行距。
摘要:摘要为小四、宋体、加粗;摘要内容为小四、宋体、不加粗。
关键词:关键词为小四、宋体、加粗;关键词内容为小四、宋体、不加粗,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为小四、宋体、加粗;作者简介内容为小四、宋体、不加粗。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为小四、宋体、加粗;基金项目内容为小四、宋体、不加粗。(作者简介和基金项目均在文章首页以脚注形式呈现)
正文: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内容一律为小四、宋体、1.5倍行距;一级标题加粗,段前段后0.5;二级标题不加粗,段前段后0.5。
尾注:小四、宋体、不加粗,单倍行距。
2.工作简报稿件要求
(1)工作简报来稿应具备以下要素
题目:高度凝练,不列副标题
作者:原则上作者不超过2人,可以独作,也可以区分第一、第二作者。
正文:按照“总-分”结构撰写,导语为总述段落,分述段落一般为3-4段,每个分述段落首句为主题句(25字以内),每个段落需体现出工作创新举措与主要成效。
此外,还需提供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等)和基金项目(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批准号:SZL001),作者简介和基金项目均在文章首页以脚注形式呈现。正文后请附作者单位、姓名、联系方式、邮寄地址及邮编,方便邮寄刊物。
(2)字体字号行间距
作者:小四、宋体、不加粗,作者之间空两格,段前段后各0.5行距。
正文:正文中的标题、内容一律为小四、宋体、1.5倍行距;一级标题加粗,段前段后0.5行距。
作者简介:小四、宋体、不加粗。
3.典型案例稿件要求
(1)典型案例来稿应具备以下要素
题目:25字以内,不列副标题
正文:应包括“导语、理念与思路、方案与举措、成效与启发(分工作成效、工作启发两部分撰写)”四个部分,每段案例分述段落应列出一级标题并标粗,标题字数20字以内。
4.育人故事稿件要求
(1)育人故事来稿应具备以下要素
作者:独立作者
正文:应包括“导语(200字以内)、故事背景(300字以内)、育人故事(2500字左右,以第一人称撰写)、工作启发(800字左右)”四个部分。
5.人物访谈稿件要求
(1)人物访谈来稿应具备以下要素
访谈主题:25字以内,结合访谈主题提炼
访谈人:原则上作者不超过2人,可以独作,也可以区分第一、第二作者。
访谈时间、地点:某年某月某天某时间段,某地
访谈对象:重大荣誉、学校、职务、姓名,如某年度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某大学某学院辅导员某某。
访谈对象简介:社会职务、所获荣誉、入选项目、主持课题、出版著作、发表论文、获得批示、主流媒体报道等。
访谈内容:聚焦成长经历介绍、专业领域探讨、观点见解阐述、育人经验分享等内容,通过“一问一答”方式展开访谈。
访谈小结:总结访谈对象的成长体会、工作经验与育人智慧。
访谈主题:三号、宋体、加粗,段前段后各0.5行距。
访谈人:小四、宋体、不加粗,作者之间空两格,段前段后各0.5行距。
正文(时间、地点、访谈对象、访谈对象简介、访谈内容、访谈小结):正文中的标题、内容一律为小四、宋体、1.5倍行距;一级标题加粗,段前段后0.5行距。
6.评论视点稿件要求
(1)评论视点来稿应具备以下要素
五、投稿方式
本刊常年接受投稿,稿件word(请单独附上查重报告,原则上文字重合率须在10%及以下)电子版以及经作者手写签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著作权转让协议的PDF扫描件或清晰照片以“稿件类型-单位-姓名-标题”命名后以附件方式发送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辑刊邮箱gxsxzzgz@163.com。电子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著作权转让协议可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官网“科研立项”栏目下载,网址http://szdwyj.ccnu.edu.cn/home.htm。本刊审稿周期不超过2个月,2个月内未录用,作者可另投其他刊物。如有疑问,可联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编辑部冯老师,电话:027-67863469。
六、特别说明
1.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也从未向任何单位及个人授权收取任何费用。如有中介机构或个人冒用我刊名义,向投稿者收取费用,请向我刊反映。(电话:027-67863469)。
2.来稿应为作者本人原创,且未曾以任何形式在任何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介)发表;来稿作者署名须无争议,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不存在涉密问题。
3.本刊只接收电子文本稿件。作者寄发电子邮件稿件时,应以编辑部公共邮箱为主,每稿选择发送一个邮件为宜,以免引起编辑回复或采稿时的重复或混乱。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编辑部
2025年9月15日